七成本科毕业生意向升学,需要注意什么
冰启
据媒体报道,成本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近日对2023届全体毕业生进行了意向摸底调研,科毕数据显示,业生意向意学院2023届本科毕业生的升学升学意向十分强烈。根据学院微信公众号提供的需注消息,2023届268名本科毕业生中,成本意向升学的科毕有186人,占69.4%,业生意向意25人希望考进公务员事业单位,升学49人希望到企业就业,需注分别占9.3%和18.3%。成本
近日,科毕有机构预测2023年的业生意向意考研报名人数将达520万,而且称这是升学“保守预测”,按照这一预测数据,需注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比2022年的457万,将增加63万。发达地区的本科院校有近7成的毕业生有强烈的升学意向,是一个重要信号。我国要建设教育强国,应该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要深化教育与人才评价改革,促进本科院校坚持正确的办学定位,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学业与人生发展规划。
其实,早在多年前,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考研率就超过7成,甚至有部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100%报名考研。总体而言,在2015年之前,我国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考研率不到40%,那些考研率很高的地方本科院校还被嘲讽为“考研基地”。不过,从2015年到2022年,我国考研报名人数增加了将近300万,本科院校毕业生选择考研的越来越多。在这一背景下,本科院校毕业生升学意向强烈,也就不足为奇。
本科院校学生升学意向增强,是用人单位唯学历、唯名校的用人导向与本科院校以学历为导向的办学综合作用的结果。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甚至以学历为导向办学,在本科新生入学时,就教育学生要以考研作为毕业出路,通过考研,获得更高的学历,转变学历身份。
当考研成为众多大学生的一致规划,这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应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职业技术人才的本科院校,如果偏离办学与人才培养定位,盲目追求培养学术人才,那么高技能人才就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而偏离人才培养定位的院校不仅会因为实力不足,使得学生接受到的本科教育并不完整之外,还会影响研究生生源质量,同时影响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与超7成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对应的是,一些本科院校最多只有20%左右学生考研“上岸”,而剩下的学生也就成为在就业中十分尴尬的群体。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已经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包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已经达到57.8%,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有一些人认为,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应满足学生的考研需求,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这还是以规模论质量,而不是从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论质量。
要建设教育强国,我国应结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科学规划各层次、各阶段的教育发展。现阶段,不宜以研究生扩招刺激考研热,而需要通过治理用人单位唯学历、唯名校用人导向,以及学校唯升学办学导向,聚焦给学生高质量的教育,办好每一所学校。
(责任编辑:休闲)
- “资生堂”区别履行“双11”保价承诺!引发消费者集体投诉......
- 提升石墨化自给率,杉杉股份抛60亿定增扩产锂电负极材料
- 行业风向标:能源局再提发展抽水蓄能,板块个股将迎新机遇
- Meta的“元宇宙”又翻车了,这次主角是扎克伯格的腿
- 北京农商银行付东升:立足大京郊、小城区的市情和农情,当好新市民金融服务的身边人
- 日元兑美元接近150关口,日央行行长回应在野党抨击:不辞职
- 英国央行否认推迟发债 英国国债利率飙升
-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银保监会系统引起强烈反响(上)
- 潘功胜:可将企业诚信经营、纳税信用、专利价值等数据转化为信贷动能
- 广汇能源切入氢能产业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主业量价齐升业绩再创新高
- 股价从翻倍到破发, 20余家机构再探这家“悲催”小巨人
- 361度、安踏等业绩再增,运动品牌发力儿童业务的机遇与挑战
- 文化和旅游部:高风险地区和高风险点位不得开展社会艺术水平现场考级活动
- 高喊“空美股、买港股”!高盛:更看好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