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9个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均建成省级统一综合素质评价平台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9月15日,教育均建级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晓勇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高考改革目前,综合综合29个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均实现了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同步”,省份素质且均已建成省级统一的成省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
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评价平台深入,教育部同步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教育均建级统促进教考招有效衔接。高考改革新课程新教材方面,综合综合李晓勇表示,省份素质到2022年秋季学期,成省全国各省(区、评价平台市)已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教育均建级统进入高考综合改革的高考改革29个省份均实现了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同步”。
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也在推进。综合综合李晓勇介绍,有序推进选课走班,各地普遍制订出台了选课走班实施方案,开发课程安排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形成了规范有序、科学有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积极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着力提高学生在选科选考、报考专业和未来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自主选择能力。
同时,健全综合素质评价,将德智体美劳五育要求全面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并将评价档案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李晓勇表示,目前,29个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均已建成省级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有力保障了评价实施的规范性和便捷性。
此外,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升学的重要依据。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统一安排在学期末,高一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原则上不超过4科,选择性考试时间普遍安排在统一高考之后进行,防止出现考试次数过多、时间安排不合理、加重学生负担等问题。
在普通高中基础条件保障方面,李晓勇介绍,中央财政累计投入711.86亿元,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选课走班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十年来,普通高中校舍资源快速增加,2021年全国普通高中校舍建筑面积达6.4亿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2.2亿平方米,增长52.38%。大班额比例大幅下降,全国普通高中56人及以上大班额比例由2012年的47.8%下降到2021年的4.81%,下降了43个百分点。
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全面建立,2019年,国家首次制定了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1000元的拨款标准,截至目前,全国各省(区、市)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均已达到1000元以上的要求,有效保障了学校正常运转。
教师补充力度持续加大,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总数大幅增加,由159.5万人增加到202.83万人,增长27.17%,生师比由2012年15.47:1优化到目前的12.84:1,有效缓解了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选课走班面临的师资紧张问题。
(责任编辑:热点)
- “打过四价还能再打吗?”九价HPV疫苗扩龄至9-45岁,多地喊话:先别急…
- 台湾岛内民调:超65%民众不愿意上战场
- 造车新势力出海:欧洲是下一个主战场?
- 浙江三澳2号核电常规岛主体开工,全国加快三代核电批量化建设
- 安博教育达成出售子公司协议
- 中加基金:固收+转债,这类基金有多香?
- 报告:8月中国新房找房热度环比微涨0.2%
- 家用美容仪物有所值还是智商税?
- 为了获得欧洲消费者青睐,中国汽车公司选择让全部车型去“撞”个好成绩
- 浙江发力“未来工厂”,一个制造业大省的战略雄心
- 名下两家公司隐匿收入近50亿,号称“面雕大师”的她究竟有何来头?
- 德国7月商品进出口额环比下跌
- 商务部:中方坚决反对美方不断滥用出口管制措施限制半导体相关物项对华出口
- 东莞一废弃厂房发生火灾,致7人死亡